早到的腦退化 輕度認知障礙

人到老年「矇矇地」,變得善忘又糊塗,從前人們視之為理所當然,現在大眾很容易意識到「腦退化」、「老人癡呆」的可能性。其實「老人癡呆症」是個籠統的名稱,它包括十多種不同種類的腦部退化疾病,例如最為人熟悉、主要影響記憶力的阿茲海默氏症(Alzheimer's disease),或是受許多慢性病影響的血管性癡呆症(Vascular dementia)等等。

開始轉差之後 正式確診之前「不同種類的腦退化都不會突然發生,而是一個演變、衰退的過程。」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郭志銳指出,現時醫生診斷時主要考慮兩大條件:徵狀對日常生活影響多大?能否獨立生活?一個人由正常演變到腦退化,中間都會經過「過渡期」──在認知能力開始衰退之後、到正式可被確診之前的時間,該如何理解?這就是近十年,醫學界提出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」(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,簡稱MCI)概念的背景。

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林翠華教授認為,MCI不算是一個「病」,準確點形容該是一種「高危狀況」。「腦退化疾病或需十幾廿年才有明顯症狀,能被診斷出來。在此之前,腦部開始退化,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卻不大,例如記性、組織力差點,但仍可照顧自己。」她續稱,「病」之所以是病,因它有既定的疾病過程,即其徵狀可以有系統及可靠地估計及展望,「但MCI不一定會差下去。絕大部分研究顯示,數年後有三成以上MCI人士都沒有轉變,可能繼續有少少差,但沒再轉差下去,甚或有些人會有進步。」

郭志銳形容,這些腦部退化的迹象可以很細微。「做老人科,我們經常問老人家為何會跌倒?通常是有事分散他們的注意力,例如應該專心行路時,突然有人拍拍他,他便跌倒了,因為見到那人時他心裏想:這是誰?回想但又不認得,諗諗吓已經跌低了。」

所以,確認退化的開始,對某些人來說,可提高警惕性。郭志銳解釋,MCI不僅影響記憶力,還有其他認知上的問題。「若尚在工作,是公司高層,辦事能力、判斷力轉差可能使自己作出不明智的決定。」所以,MCI的首要標準,是當事人主動投訴自己有認知上的問題。「這點好重要,全主動投訴,反映那人也覺得自己的問題對生活構成困擾才會找醫生。」

練腦, 練到老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用遊戲來練習

遊戲一:計數

目標:鍛鍊專注力、運算能力

玩法:組員輪流一邊順序數1-10,一邊派出手上數字卡,若卡上數式的答案,與自己數出的數字相同,便要摸摸鼻子。

 

遊戲二:層層疊

目標:鍛鍊判斷力、觀察力、手眼協調、策劃能力

玩法:一如大家認識的層層疊,留意對長者來說,要決定抽出哪一條木條才正確,還要穩陣地完成,難度分不少。

 

遊戲三:砌字

目標:鍛鍊觀察力、策劃能力、判斷力、社交能力

玩法:將不同部首,砌成一字。小組一起玩,長者對談之間,可增加和別人溝通的機會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“
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mingpaofun.com/healthnet/tor/showArt.cfm?aid=876&m=0